手机版

有关元宵节的故事(关于元宵节的那些传说?)

时间:2024-09-30 10:30:58

元宵节做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当然它的由来也少不了传说故事,不过关于元宵节的故事还是挺多的,具体哪个更有真实性,。

下面,由笔者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传说故事吧,看看哪一个是屏幕前的您听说过的。

传说故事一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高祖刘邦死后,刘盈登基为汉惠帝,但他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逐渐落入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极力培植吕家势力,削除刘家势力,刘邦“非刘不王” 的限制被打破。

刘氏宗族和大臣们对吕后都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的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吕氏的诸侯王害怕受到迫害,决定造反夺取刘氏江山。齐王刘襄得知后,为保刘氏江山,起兵伐诸吕,在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的策应下,“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汉文帝登基后,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因为平叛“诸吕之乱”日子是正月十五,故将这一天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纪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所以这一天就叫元宵节。

传说故事二

元宵节源于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

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而且他还会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而士族庶民也都被要求挂灯,逐渐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的习俗。

传说故事三

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据《岁时杂记》记载,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

道教有“三元说”,而道教崇奉的神灵里有三个比较有影响力且地位较高者,被称为“三官大帝”,分别为天官、地官、水官,据称,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赦罪、水官能解厄。

而南北朝时期,“三官”与“三元”相配,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这样,正月十五就被称为上元节。

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传说故事四

据说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日,至晦而罢。

传说故事五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自发组织起来对付它们。

有一天,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人误杀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一把大火,把所有的人和家畜全部烧死。这件事被天帝的小女儿知道,她非常善良,不忍心看无辜百姓受难,就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都被吓的六神无主,过了好久,终于商量出一个办法,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家家户户挂彩灯,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间着了大火,都被烧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传说故事六

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

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凯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

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朋友们,你们觉得哪个故事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