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忽悠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大多数人容易被忽悠?)

时间:2024-08-25 08:45:48

“忽悠”这个词,随着赵本山的卖拐的小品,而被大家所熟知。忽悠的近义词是欺骗。尤其是对于那些随大流、缺少独立思考的人,更容易被忽悠。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可听信一面之词”等等这些老话,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如果人们只能或者被迫只能从一个方面、一个团体那里获得信息、材料,那么他在这样的信息基础上所产生的判断、认识将是不公正、不客观、不全面、不准确的。

“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的成语也是说的同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所表达的实际上是这样一个人的思维认识规律:如果一个人的信息来源是片面的、单一的,那么他在这样的信息基础上所得出的认识、判断也是片面的、单一的。

这个规律适用于任何人,不论智愚,概莫能外,对蠢人适用,对智者照样适用,不会因为你是聪明人,你就能从片面、单一的信息来源中就能获得全面客观公正的认识、判断。

信息来源被人为操纵、控制、隔绝的情况,也就是人们俗话说被忽悠的状况,忽悠者充分利用上述“片面信息能使人获得片面认识”的认识规律,借助于他所拥有的某种资源、条件优势,控制、垄断信息来源、渠道,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向他的忽悠对象提供经他修改、加工过的、歪曲不实的信息,从而使被忽悠者获得合乎他需要的认识、判断结果。

这种忽悠手段,对极大多数人都是成功有效的,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容易思想中毒,那不易中毒的极少数人,就是因为他有一种独立的鉴别、思考能力。这也正是西方国家对人民的惯用伎俩,稍微一煽动就上街示威了。

现实中,真有独立的鉴别、思考能力的人是很稀少的,有不少人,读过很多书,学历也不低,社会阅历也很丰富,在人情世故方面也很精明,但他依然缺乏这种独立的鉴别、思考能力。知识和这种能力,不是一回事,若没有这种能力,有再多的知识,也无助于他提高自己的抗忽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