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一字师指的是什么(看古人“一字师”的“一字功”)

时间:2024-09-03 08:15:45

北宋《五代史补》载:“时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谓曰:‘数枝非早,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这便是成语“一字之师”的来源。

“一字之师”又称“一字师”,是指帮别人改一个字,使得诗文更加完美的老师。中国古代文人常常为了写出佳句苦苦斟酌,有不少文学大家帮别人改一字而使一篇诗文境界两重天,成为流传百世的美谈。

文改一字判人天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广为人知。范仲淹非常敬仰东汉隐士严光,为此他写了《严先生祠堂记》。这篇散文要气势有气势,要神韵有神韵,其结尾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范仲淹像。

北宋大学者李觏是范仲淹的朋友,据宋代古籍《容斋随笔》记载,李觏认真读了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思量了一会儿说,这篇佳作一旦面世必将引起轰动,如果能改一个字就更好了。李觏说:“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

范仲淹听后连连点赞说,“风”既包含“德”的意思,跟前面云山、江水也很搭配,有山有水有风,非常有意境。就意义而言,“德”义狭窄,“风”义广泛;从音韵而论,“德”字短促低沉,“风”字幽远响亮,所以说“风”字改得非常精妙。

《容斋随笔》又载:“王荆公(王安石)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王安石改了十多个字,最终用了“绿”字。“绿”字妙在哪里?妙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让这个句子既有春风吹拂的画面,又有一碧千里的动感,充满诗情画意,可谓一字活而全句活。王安石改“十许字”成就“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千古名句的故事,虽然不属于“一字之师”的范畴,却体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字功底。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其实,除了诗,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亦是如此:改掉文中的某一个字,其境界可能就有天上与人间的差别。

王安石像。

“一字之师”见功力

宋代《陈辅之诗话》载:“萧楚才知溧阳县时,张乖崖作牧。一日召食,见公几案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改‘恨’字作‘幸’字。公出视稿曰:‘谁改吾诗?’左右以实对。萧曰:‘与公全身,公功高位重,奸人侧目之秋,且天下一统,公独恨太平,何也?’公曰:‘萧弟一字之师也。’”

故事说的是,萧楚才在溧阳当县令时,看到顶头上司张乖崖的诗句:“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楚才当时就提笔将“恨”改成了“幸”字。张乖崖发现有人改了自己的诗,甚为不悦,就问是谁干的。萧楚才随后回答:当今天下太平,为何要用“恨”字,这容易给奸人留下把柄。张乖崖听后感激地说,老弟,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

元代诗人萨都剌很有才华,其所作七律《送上人笑隐住龙翔寺》在当时脍炙人口、广受好评,只有山东一乡村老叟不以为然。《元诗纪事》载,萨都剌听说此事后,专程上门请教。老叟指出了诗句“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的问题,直言:“此联措辞固善,但‘闻’字与‘听’字合耳。”萨都剌这才明白,“闻”与“听”,字虽不同,意思却基本一样,这犯了作诗的大忌。老叟建议,不妨将唐人诗句“林下老僧来看雨”的“看”字借来一用。萨都剌对比“闻雨”与“看雨”,玩味良久,深感后者摹景状物更具声色,顿时叹服,急忙道谢,拜老叟为“一字师”。

《随园诗话》。

诗以一字论工拙

在小说《红楼梦》“元妃省亲”这一回中,贾宝玉作诗《怡红快绿》,其中有这么一句:“绿玉春犹卷,红妆夜未眠。”薛宝钗看了此诗,提醒宝玉元妃不喜“绿玉”一词,让他改了,并说:“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称得上是贾宝玉的“一字之师”,且不说元妃的喜好,就字的意境而言,用“绿蜡”来形容芭蕉的颜色、光泽,比用“绿玉”要好许多。

北宋古籍《冷斋夜话》载:“老杜诗云:‘身轻一鸟过。’文忠公、梅圣俞初得一本而失‘过’字,诸公续之曰‘一鸟疾’‘一鸟落’‘一鸟去’,及得善本,乃‘过’字。”

老杜正是杜甫,文忠公为欧阳修,梅圣俞为梅尧臣。故事说的是,欧阳修、梅尧臣这两位文坛领袖得到一本杜甫诗集,其中诗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中的“过”字缺失。诸公纷纷给诗句补上所缺之字,有补“疾”的,有补“落”的,有补“去”的,似乎都还不错。后来,大家才知道杜甫原文写的是:“身轻一鸟过。”《冷斋夜话》如此评论:“乃知一字之工,才力有短长也。”

杜甫像。

杜甫诗中的主角蔡都尉武功了得,疾驰时身形如鸟儿一样掠过,枪法娴熟迅疾使得万人惊呼,以“鸟过”喻其矫健的身影,非常恰当,用“疾”“落”“去”,意境皆不如“过”。

北宋著名文学家晁补之在《鸡肋集》中也提到此事,他解释道:“诗以一字论工拙。如身轻一鸟过,身轻一鸟下,过与下,与疾与落,每变而每不及。”

“一字之师”不好当

“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的改诗轶闻有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说的是,苏东坡在王安石书房中看到这样一首诗:“彩蝶双起舞,蝉虫树上鸣。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苏东坡觉得诗句不妥,适逢王安石外出,无法向他求证,明月怎么能叫,小狗又怎么能卧花心,就提笔把后两句诗改成了“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后来,苏东坡被贬至海南儋州,在那里他看到有一种鸟叫“明月鸟”,有一种虫叫“黄犬虫”,恍然大悟,是他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苏东坡像。

唐代别史杂记《安禄山事迹》记载了另一个改诗故事:唐朝叛臣史思明目不识丁,有一段时间却诗兴大发,爱上了作诗吟诗,一次他将樱桃赐给其子史朝义及心腹周贽,随后作“诗”一首:“樱桃一笼子,半赤一半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贽。”小吏龙谭进曰:“请改为‘一半与周贽,一半与怀王’,则声韵相协。”史思明曰:“韵是何物?岂可以使我儿在周贽之下!”

以上两则故事到底是轶闻,不可当真,不过也反映了一个事实:“一字之师”不好当。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善文者能写一万篇文章,但有时会困囿于一字的使用。难怪,唐代诗人贾岛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创作经历。善文者“贫于一字”,更反衬出“一字之师”的难能可贵。何以见得?改一字,不但要深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延续诗文的韵律和意境,还要起到画龙点睛、整体提升诗文格调的作用,这比写一篇普通的文章要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