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商帮,比如明朝的浙商,清朝的晋商和徽商,都曾辉煌一时,引领着当时的商业潮流,另外一个能和它们相提并论恐怕就是以潮汕人为主的潮商了。
在当代也有很多知名的潮汕人,如李嘉诚、谢国民、马化腾等,在2015年的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上,就有34位潮汕人,里面最富有的11人更是累计财富超6000亿元,难怪人们都说潮汕人做生意太厉害了,这可能和潮汕人身上具备的4个优秀品质有关,如果参透了你会发现赚钱这件事,好像也没那么难。

敢闯敢拼
潮汕地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地多而平原少,再加上人口众多,为了谋生,早期的潮汕人不得不“一片舢板下南洋”,从而让潮汕人的足迹遍布海外,也让潮汕人敢于冒险、努力拼搏的基因代代相传。
潮汕人爱自己当老板,哪怕是开个小门店、摆个小菜摊,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当老板,意味着不仅需要有承担各种失败的勇气,更要有开拓陌生领域的决心,毕竟创业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李嘉诚很牛吧,最早也是做小老板起家的,然后不停的尝试陌生的行业,几十年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团结互助
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远度重洋、寄居国外做生意的潮汕人更明白这一点。潮汕人很抱团,在国外人生地不熟,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大家只有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而做生意,归根结底还是要和人打交道,那么为了在商场上站稳脚跟,建立稳固的人脉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国美的黄光裕曾经在和陈晓争夺国美控制权时缺少资金周转,没有地方给他借款,最后他只能救助老乡和朋友,结果很短的时间内借来20多亿,从而解决了燃眉之急。

吃苦耐劳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潮汕人也同样深信这一点。贫瘠的土地,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打理;变化的海洋,收获前的煎熬同样让人煎熬不已;开门做生意,重复的工作千万遍的做,方才有看到成功的曙光。
因为起点低,潮汕人更明白汗水的重要性。事实上那些商界大佬成功前,也都经历过辛苦的创业期。李嘉诚初入商海进入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他把自己的表调快10分钟,就为了每天早到店里打扫卫生,这样才不会被老板开了,从而拿到菲薄的薪水供养母亲和三个弟妹。没有那每天走快的10分钟,如何成就他后来的辉煌呢?

合作共赢
独木不成林,生意想要做好,靠一个人是很难的,所以合作才是取得成功的一块重要基石。你一个人的风光,只能维持一时,只有一个人富了,带动别人一起富,才能长久。潮汕人早早明白这一点,所以无论是小生意,还是大买卖,他们都喜欢成群结队地去做,也难怪潮汕人生意遍天下了。
曾经有报道,一个地方刚开始只有一个潮汕人卖不锈钢厨具,结果生意好了后,那个潮汕人不断的介绍别的老乡前来一起卖,十几年后当地五金市场上9成的老板都变成了潮汕人。再比如说,别看腾讯和阿里、360曾经“杀得头破血流”,但在私底下其实马化腾和马云、周鸿祎关系都不错,一起吃过饭聊过天,圈里人都知道,小马哥其实人缘很好,朋友遍天下。

有人说,人要成功,一命二运三风水,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于虚无缥缈的迷信,无疑是很错误的。许多成功人士的先天条件并不好,但并妨碍他们以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别人的故事学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才是能够提升自己的关键法门。
现如今大家生意都不好做,“钱难挣”成为很多老板碰面交流时的口头禅。严峻的疫情,会带来很多商机;纷乱的国际环境,让漂泊的异乡人更加团结;艰难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告别“内卷”,开始竖起“共赢”这面旗帜。

成功从来都不轻松,但勇敢向前的人,总会比别人多出那么几分可能?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