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中国长三角城市群有什么特点?)

时间:2024-07-18 12:30:58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中国长江的下游地区,区域面积约35.8万平方千米。城市群以上海市为核心,跨越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包含约41个城市。

长三角是中国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在经济活力、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服务业、制造业方面都位于前列。

截至 2019 年末,长三角地区占全国 GDP 规模为 23.73 万亿,比重达 23.94%。城市群中,上海GDP位居全国第一。

长三角城市群的特点是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比较平均。不像成渝和京津冀,一两家独大。

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经济实力发达,周边中小城市发展得也不错。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排名前九的城市GDP都超过万亿。

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交通网络发达,沿沪宁线、宁杭线以及沪杭线等铁路线形成多条客流带。这使得地区城市商务联系紧密,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协作。

江浙一带的城市,从历史上就是富庶和发达的地区。中国北方在历史上经常处于战乱,而南方相对比较安宁。这种环境利于商业的连续性。

地区商业的发展,在市镇和农村都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集市,这些集市后来慢慢发展成为小城镇。整个地区的商业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江浙一带在三国时期就很富裕了。

南方的很多城市还位于江、河、海的港口处,很早就成为了著名的贸易集散地。

有这种商业传统作为基础,长三角地区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也很快。

上世纪80年代,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苏州、无锡等10个城市,上海是主要的生产核心,苏州温州也较发达。

1982年,“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地区经济圈”的设想被正式提出。

90年代,城市群扩大为15个城市,包含扬州、宁波等。当时浦东开始开放,地区的经济管理和市场一体化都有了很大进展。1992 年“长三角城市群”的概念被提出。

2000年初,城市群增加到40个地级市和1个直辖市。地区对外开放合作能力上升,大城市有总部集群,小城市有生产基地集群。大小城市间形成协同分工的模式。

2008 年,国家提出要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10年后,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核心,形成沪宁、沪杭甬等九条发展带。整体经济发展机制日趋完善。

2016 年国家通过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空间格局。下图为该规划的发展结构图:

2018年后,城市群形成以上海为主,苏州、杭州、南京、合肥为副的多中心格局。

2019 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未来的长三角地区,将在区域协同、基础设施、发展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提高。

长三角是中国产业体系最齐全、产业链条最完备的区域。传统重工业、轻工业纺织、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有。

该地区集供应链、资金和信息流动于一体。长三角地区也是全国金融机构集聚区之一,在金融机构数量方面占据较大优势。

整体上,长三角地区呈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工业>农业。城市群的各个城市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并在软件、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方面均有建树。

就工业来说上海和苏州最发达,这两个城市的工业增长速度很快,规模也要超过地区其他城市很多。苏州的发展目标是打造“中国制造业之都”。

2019年,苏州、无锡、宁波等几个城市,第二产业占比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就第三产业来说,上海一枝独秀,特别是金融业发达。杭州和苏州发展水平紧随上海之后。另外中国的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中,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和合肥入选。

就其他方面来说,近年来合肥的GDP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基础设施条件在长三角不算占优势。合肥与南通都属于生活性的城市,他们的影响力不及南京、杭州。近年来,宁波和杭州的人口增长最快。

杭州的民营企业活跃,阿里巴巴总部就在杭州。而南京有很多国有企业,影响力较强。

上海作为核心城市,周边城市和上海的联系,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周边城市商务的发达程度。苏州、嘉兴、南通是和上海在交通、商务上联系最紧密的城市。

城市群是一个复杂的地区综合体系,就算是中国发展得最好的城市群,也有它不足的的地方。

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公共资源比较集中,房价过高,劳动力成本过高。

上海作为核心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周边地区相对显得滞后,这导致上海的虹吸效应大于辐射效应。

地区经济虽然整体比较发达,但是人均GDP低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说明长三角城市群的单位生产力仍有待提高。

除了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外,长三角城市群的大部分地区,仍旧以低端制造业为主。这些地区存在同质化竞争,协同合作有待提升。

长三角城市群下一步,需要在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