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哀鸿遍野
【成语拼音】āi hóng biàn yě
【成语释义】哀鸿:哀鸣的鸿雁;遍;到处。野:田野,郊外。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近义词】啼饥号寒、饿殍载道、民不聊生
【反义词】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成语造句】
1. 军阀混战时期,中国大地上哀鸿遍野。
2. 确实,这几天国际资本市场可谓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3. 在旧社会,每逢水旱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4. 解放前一场洪水,弄得全国哀鸿遍野。
5. 尽避对冲基金做出了这样的努力,恐怕也会哀鸿遍野。
【成语典故】
西周时期,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对内残酷剥削,疯狂敛财,搞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派卫巫监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愤怒的人们起来反抗,赶走了周厉王。周宣王即位,他带领卿士巡访城郊,见到处都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的惨状。
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
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都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