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没有看《左传》之前,我真的不知道出自《左传》。
故事
讲这个故事之前,先讲一下背景。大概是鲁僖公四年左右的事情,那个事情,齐国基本上已经是盟主了,楚国也在崛起过程中,反倒是之前的老牌国家,郑国比较难过。
从国家来说,他是偏向于和中原的兄弟们混一起的,毕竟楚国还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国家,和秦国、吴国等都是非主流国家。但对于郑国来说,它有一个切肤之痛,就是他和楚国近,一不老实,楚国就要动手的,这也是和这些蛮国交往过程中,比较难受的地方。
所以郑国的难过之处在于,从内心他还是偏向,与齐国交好,毕竟当年大家都是正统的周天子所封的,但齐国对郑国有点“远水救不近火”,而此时的楚国经常打郑国。
如果你是盟主的话,郑国面临的问题,你不能解决,这个盟主当得就有点不理直气壮。所以齐国借着打蔡国的机会,带着一批的小弟,直接杀向了楚国。
春秋早期的战争,还是比较有礼仪的,所以也是可以在战前容得对方说上两句。
楚国人只问一句话:咱们很远,你为啥来打我啊?
为了形容这个远,楚国人作了双重的比喻。第一重是,北海与南海的距离;第二重就是本文的主题:风马牛不相及。
一个字:风
要理解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实际上只需要知道风的意思。
风:牛马牝牡相诱而相逐。有点类似今天说的,动物发情后相互追逐的意思。
尚书费誓里有一句话:马牛相风。所以这个成语,如果要略分开点读的话,是不是应该是“风马牛 不相及”
所以楚国使者的意思:我们两个国太远了,远到牛马发情时相互奔跑,当种情况下会跑得比较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都不会相互入侵边界。
所以,您为什么来攻打我啊?所以春秋早期的战争,还是至少表面文章,大家要做一做。
应答之美
《左传》中语言之美,也是被后人所学习和尊崇的原因,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后续的对话。
管仲是这么回答的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说了两个原因,第一,你没有向周室进贡,第二,昭王当年在你的地盘出的事?)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这个回答得有水准,外交无小事,既然打不过,那人家批评你的事情,你如果全部不接受的话,人家也不好退兵啊,所以承认了没有进贡做得不好,但当年昭王的事,死活不认,毕竟这事更大,不进贡都要被打,如果认昭王的事,那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所以只认了50%)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想到方世玉中的“以德服人”,讲得也是有理有据)